黑色肌膚承載的意義
“黑色肌膚給他的意義,是一生奉獻……”,今天調研結束后,我們調研組的成員一起拍了一張合照,讓我不禁想起了Beyond的這首《光輝歲月》。我想,這句話是對我這四天甚至整個三下鄉生活最好的詮釋。
今天是三下鄉的第四天,也是我們外聯組第一次外出調研,我們徒步走跨三個村莊,詢訪并邀請村民們幫忙填寫問卷,一路上,有的村民們熱情配合我們的工作,但同時也有被村民屢屢拒絕的,說實話并不比前天拉贊助輕松,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兩點,我們才完成預計的40份問卷,最后我們收拾好問卷材料,輕松愉快地一起拍了張合照,而就是這張合照讓我煥然發覺,我竟然是7個人中最黑的那一個,再看看大家的膚色,我不禁笑了一下,我意料到自己會變黑,但沒想到短短四天,我竟然黑到自己都想象不了的程度。其實短短四天變得這么黑是有原因的,一方面是因為我是本地人交流方便,所以隊伍支教過程的外出事宜我都會和大家一起,比如平時有事找村委、接送老師和隊員、拉贊助,還有像這次的調研,另一方面是我比較喜歡送學生回家,平時放學有空我都會去送他們回家,農村學生一般都沒有也不愛帶傘,放學那段時間又比較曬,一把雨傘撐四五個小朋友,所以有時候自己就也變成了學生的“遮陽傘”,一路上幫他們遮擋著烈陽,護送他們到家,加上雷州每天太陽都這么大,所以四天曬成這樣也是可以理解的,有時還自嘲,可能就是因為我和學生的膚色都這么黑,所以才和他們交流得這么好。
相信下過鄉的伙伴也能理解,三下鄉被曬黑的肌膚的背后所承載的意義,是我們下鄉隊員對支教活動的熱愛,對農村教育事業的微小奉獻和支持,記錄著我們支教歷程中每一段“光輝歲月”。
撰稿人/黃邦權 曾華宙
來源/嶺南師范學院“紅土情緣”文化支教社會實踐隊
上一篇:外聯尋肉“歷險”記 下一篇:沒有了